太宗皇帝再问了一遍众卿家以为如何,朝堂上要么是附议的,要么是不说话的。无话可说了,就是九皇子自己都没话来反驳他大哥。
此时便就这样定下来了。当日就将诏史鼎回京的圣旨快马送出。
因为老保龄侯夫人的病症是真的,太宗皇帝还十分体恤的让斥候部六百里加急的送去。虽然不是八百里加急,但也十分快了,按这个速度,圣旨不足十日就能送至,就算史鼎正常速度回来,两月之内,应当到京城了。
林如海回府之后,照例将今日朝堂上的事跟黛玉说了。黛玉听完,很不客气的评价了一句:“九皇子聪明有余,智慧不足,格局有限,不过如此了。”如果不是前世小钟妃对太子先下手为强,断了承恩公府武官一系的其他选择,叫黛玉说,也没九皇子什么事。
对于这个评价,林如海是深表赞同的。今日上朝他就在朝堂上,武官传统势力一系是怎么因小失大,完美配合东宫招揽了人心,林如海看得清清楚楚。
不过林如海对长康宫的智慧另有看法:“不是小钟妃和九皇子不够智慧,而是他们终究不及玉儿你的大智慧。所谓既生瑜何生亮罢了。”
黛玉听了,灿烂一笑道:“再没有谁夸奖自家孩子比父亲母亲更大胆的了。前儿母亲在长康宫将我比太公,今儿父亲又将我比诸葛。”笑到一半,黛玉便愣住了。
这种表情变化自然逃不过林如海的眼睛,于是林如海道:“玉儿,你怎么了?”
黛玉摇头道:“没什么,就是想到些不相干的事。”
也不是不相干的事,黛玉想起自己穿越去后世那几年,是看过原著的,原著作者曹雪芹公将自己比比干,这几人竟都是千古名臣。不过要说起来,黛玉倒是宁愿做太公。同样是殚精竭虑,姜太公辅佐文王建功立业;而比干和武侯,则都功败垂成。不说成就太公那样的伟业,黛玉但求太子顺利登基,林家功成身退。
林如海见黛玉没说,便也不追问了。林如海了解自家闺女,但凡是能说的,也用不着多问。
黛玉自然不会跟林如海说自己在想能不能成为姜太公的问题,而是转而道:“老保龄侯夫人这一关得仔细闯了。”
本来么,上了年纪的人,就是头疼脑热的,一时半刻也难以痊愈,况且听说老保龄侯夫人病情颇重。但是林如海知道黛玉说的绝不是这个,便问:“玉儿的意思是?”
黛玉道:“等忠靖侯回来,自有分晓。”
林如海就知道黛玉的意思了:老保龄侯夫人身份尊贵,宫里赐药材请太医都是应有之义,另外还有无数亲朋戚友来往探病。但是正因为来往的人口多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