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天之,天赋命寿为百二十年,是谓天年。后天之,天赋命寿亦为百二十年。同生同死意即二者皆尽天年,正常生死。”
先生所挠正是玉蝉儿的。
“生死?”玉蝉儿显然想不通藏象与生死还有关系,睛大睁。
“你二人只要悉心静修,就可成就此术。”
“所谓定云游,就是元神离了?”
“生为二相合,死为二相离,与是同时离合吗?”
“何谓同生同死?”
“谢先生鼓励!”玉蝉儿拱手,再问,“先生方才说,繁纷复杂。弟甚想知,它是怎么个复杂呢?”
“非也,”鬼谷摇,“二,合则生,离则死。从初合至终离,二由无到有,由生到,由到成,由成到衰,由衰到竭,竭则死。为先天元气,为后天育。就人而言,二合离可分三模式,一是同生同死,二是去存,三是去存。”
本章尚未读完,请击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“请先生赐教!”
“天人合一,指的是先天如何合于后天。”鬼谷指着空气,“宇宙之气,分为金木火土五行。五行之气由鼻,经由肺、肾、肝、心、脾五脏,化生为肺、肾、肝、心、脾五气,这就是众所称谓的五脏之气。老朽问你,人为何要化生五脏之气?”
“难怪先生足不谷,天事无不了然呢。”
“这么说来,”玉蝉儿眨几睛,“与,或与灵,相合则生,分离则死,是不?”
“这……”玉蝉儿迟疑一,“弟真还没有想过。”
“因为它们要供养与共生的先天灵,因为灵也是要吃饭的。”
“正是。”鬼谷肯定,“宇宙大气由鼻肺,其化生肺气,养魄;魄气肾,其化生肾气,养志;志气肝,其化生肝气,养魂;魂气心,其化生心气,养神;神气脾,其化生脾气,养意。神魂魄志意受养于五脏所化之宇宙五气,是谓五脏诸神。五脏有形,是谓五脏;五神无形,是谓五藏。”
“是的。”鬼谷应。
“若是不存,就无可附,于是成为游魂,对不?”玉蝉儿问。
“你可以这么说吧。与一样,繁纷复杂,其统帅可称元神。腐散,归于尘土,元神若无依,自然就会成为游魂。”
“去存呢?”
“先生,先生,”玉蝉儿如同抓到什么,急切打断,“弟所惑,正在这儿,您能讲讲这个藏象吗?”
“解藏象,须知生死。”
“知何为,就须明了何谓天人合一。”
时,抬接,“生命有两个,一个是形,一个是灵,形由气化生,灵由气化生。”
“是的,是的,”鬼谷迭声肯定,“到人,就是由两个组合而成的,一个是形之,一个是气之。形之为气化生,是谓。气之由气化生,是谓灵。形之是可见的,我们叫它形象。气之是不可见的,我们叫它藏象——”
“是的,”鬼谷解,“不知生,就不知死。不知死,也就不知生。人生是个由始至终、由生至死的序列。这个序列从无开始,至无结束,此所谓起于尘埃,归于尘埃。生命之始,父携气之,母携气之,父母合,两受天命,结为一,一个新生命因此诞生。这个新生命从诞生之时起,就有二,一个是,一个是灵。二协和,生命育,成,壮大,成熟,衰老,直到有一天,二不再协和,灵离开,相互分离,于是,这个生命就没有了。分散,归于尘埃,合于大地气,灵升华,归于虚空,合于天地气。”
“蝉儿明白了,”玉蝉儿接,“所谓去存,就是未能得到合适护养,未及天年即衰竭,而仍在。”
“哦,”玉蝉儿恍然有悟,不自禁,“弟明白了,这个灵就是五藏之神,也就是神、魂、魄、志、意,对不?”
“是哩,”鬼谷,“大凡生命,同生同死者鲜,去存者寡,多为去存者。何以如此?不惜天命。或过劳,或过,或过,或缺,或因不知天命而失方,或因外力加而夭亡,或因不和而自毁,或因走投无路而自尽……”
“你也可以这么说。”鬼谷应,“修炼之人,可以控元神离,云游四方虚空而无遮挡,见到常人所不能见。”
“‘去’意指先天之耗尽,百二十岁,但由于生者修炼得法,后天之得到充分养护,百二十岁依旧存活,是谓去存,甚者于离多年而不散,鲜活有弹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