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甜瓜算什么?其他几样南边来的果不是更难得?先放在你们膳房,娘娘吩咐了,待会儿天更了。别的先不说,有一样杧果,先要取来,切成块儿了,浇上冰镇过的,再放些蔗糖...”
这事有时是好事,有时是坏事。在大燕就还算好事,因为大燕的廷运转是相当‘商业化’的,地方贡都是采购制——这在后世看来是理所应当的,拿钱买货、天经地义。然而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,就不见得了。
如今西瓜传到了华夏,大家也不是吃它的味儿。更多还是觉得夏日炎炎,有凉过的西瓜吃,甚是解暑解渴。
芒果相对而言就是另一回事了...不过芒果也有芒果的好,如果摘还是青的未成熟芒果,运输时不仅不怕磕碰,‘保质期’也会大大延!在这个过程中,芒果甚至会慢慢成熟,最后呈现漂亮的明黄。
“就是黄的那个。”箱里的果不止一样是黄的,不过既是黄的,罗颂贞还不认得的,就只有那一样而已,所以一说就知了。
地中海自古行海上贸易,而常年漂在海上,保存就是一个问题,所以船员们发现西瓜后如获至宝,航前都会带不少。
不是地方特产的东西有时也好不到哪去,很多时候廷会有一个定死了的价格,不别的况,反正就是这个价格——杜甫诗中,的宦官用系在车上一儿微不足的绢布换走了一车炭的故事,就来源于此。
“杧果?”罗颂贞这个司膳人,见惯了稀罕材的也不认得芒果,便问了一句:“杧果是哪一个?”
本章尚未读完,请击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锡制的箱一打开,里面却是分了数格,有大有小,都放着洗净后的果。这些果每一个都像是挑细选的,所以显得饱满、灵、彩鲜艳、芬芳扑鼻。在这个夏日里十分引人,让罗颂贞看到了也忍不住了嘴。
站在宦官的角度他甚至不觉得自己有问题,这一状告到天上去,自己也有理!因为廷获取‘贡’的成本就是这样的,定例如此。只不过往常都是直接找到京城里各行各业的行首,直接‘易’,
现在送来的芒果就是这样的。
杧果其实就是芒果,受限于运输条件,此时带果哪怕在京城也极其难得。荔枝这有杨贵妃带货的知名果还好些,一来荔枝其实没那么‘带’,就连蜀中也有比较大的植范围。二来么,受众比较广,在利益驱使,有些商人总会在保存和运输上功夫,使其能送到京城销售。
的厚褥,然后才打开箱。这却是一个箱箱的件——外面一个大箱,里侧都包着一层锡,底放着冰块,然后就是锡制的箱,与外箱之间不算窄的隙里也填满了冰块。
送东西的女离开后,罗颂贞还有些奇怪:“娘娘怎么名要这南边来的杧果?难不成以前吃过?可以前咱们玉殿没得过这个啊...别说咱们玉殿了,这东西怕是里都不多见,上回贡来都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。”
寒瓜其实就是西瓜,此时刚刚引来。远没有后世的鲜红,瓤都接近白,味也不怎么甜——其起源于非洲酷旱地区,算是当地一安全的分来源。后来传到地中海沿岸,被接受的原因也一样。
这显然是一个冰鉴,轻量化、可移动的临时冰鉴。
遇到个好官,当地百姓或许还能正常生活。遇到了不好的,天知会变成什么样!
地方特产是可以演变成特别的税赋,规定当地一定要无偿贡的,最多就是允许拿这抵别的税赋——这听起来尚可接受,可放在地方就是一个大麻烦!因为规定是规定,执行的还是人!这独立于系统之外的特例尤其如此。
贡到里的东西,有些是成定例的,算是日常供应,有些则不然。后者很有可能就是地方官,或者去到地方的外戚勋贵之,看到了什么不错的特产,以自己的名义‘孝敬’到里的。里如果觉得好,说不得又会多一样新贡。
“啧啧,这甜瓜瞧着真好,味如何先不说,只看卖相就可以了!白的像玉像冰,一儿瘢痕不见,形状也好。听说供应司最会讨好贵人,往年送寒瓜,也不知谁想的,特意挑那等圆的,不够圆的一概不要!靠这个倒真讨好了贵人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